政策落地正為國產儀器企業注入一劑“強心針”。作為國內技術平臺最多、細分市場應用最廣的儀器儀表企業,聚光科技自成立以來便堅持“自主可控、自主研發”的發展路線,積極布局高端科學儀器研發,憑借強研發實力與多業務布局,已成為行業加速發展的“排頭兵”。
強研發實力推動業務版圖快速擴張
聚光科技在成立之初聚焦工業過程分析和環境監測,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開拓新的應用領域。截至目前,公司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已覆蓋三十余個細分應用市場,其中包括“卡脖子”問題突出的臨床診斷、生命科學、半導體等領域。
業務版圖快速擴張,動力源自公司在高端分析儀器儀表產品深厚的技術積累。截至目前,聚光科技已經建立起七十余個技術平臺,囊括光譜、色譜、質譜、濕化學、生命科學、樣品前處理、實驗室耗材等品類。同時,自主開發的軟件應用,以及獨具特色的便攜、移動式產品,使公司可以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決方案。
據了解,聚光科技多技術平臺對多應用領域的“多對多”業務模式,是全球領先的分析儀器公司的共同選擇,而聚光科技是國內分析儀器行業中唯一實現此模式的公司。
強大的研發實力是“多對多”模式高效運轉的核心,聚光科技在研發方面布局早、投入大、資源優,創造了多個“行業第一”,多項研發突破填補了國內技術的空白,扭轉了海外龍頭在相關應用市場中的長期壟斷。
聚光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,早在2006年,公司便響應國家科技戰略,成立實驗室儀器研發團隊,積極布局重大科學儀器研發。公司在2010年發布國內首臺便攜式GC-MS,2013年發布國內首臺全譜直讀ICP-OES,2015年發布國內首臺可車載ICP-MS,2016年首創發布移動實驗室3.0,2018年首創發布全自動實驗室4.0。子公司譜育科技在2019年推出國產三重四極桿質譜儀,接著在2020年首創發布一系列重磅產品,包括GC/LC-TQMS,全自動超級微波消解,工廠自動化分析系統,以及國內首臺傅里葉紅外遙測系統等。
高端儀器發展任重道遠
據SDI發布的《2015-2020全球分析儀器市場》數據,2020年全球分析儀器市場約637.5億美元,折合人民幣超過4000億元,其中中國市場占比12%,是增速最快的地區。海關數據顯示,分析儀器貿易逆差維持高位,且出口產品中,中低端質譜及氣相色譜占比較大。浙商證券估算,國內分析儀器市場中,質譜、光譜、色譜的國產品牌市占率約為15%、20%、27%。
業內人士表示,儀器行業具有市場分散、研發難度大、周期長等特征,形成天然的進入壁壘。中國企業起步較晚,在人才儲備、研發投入、品牌建設等方面落后于海外巨頭。
儀器信息網梳理顯示的2020年全球前20大儀器公司,絕大部分來自美國、日本、德國。有業內人士坦言,國產高端儀器仍然面臨核心部件加工制造能力不足、軟件難以與進口儀器軟件匹敵、產品的可靠性與適應性較進口儀器稍遜一籌等問題。
聚光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,面對挑戰,公司一方面持續加碼技術研發,實現部分產品相對于海外龍頭的技術領先,另一方面通過產品的定制化、專用化、自動化,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。
在臨床質譜檢測領域,海外儀器廠商占據了全球90%以上的市場,而聚光科技依托三重四極桿質譜儀等核心技術的突破,已啟動兩款臨床質譜檢測系統(PreMed5200超高效液相色譜-三重四極桿質譜檢測系統,及PreMed7000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檢測系統)的醫療器械注冊工作,預計2021年下半年將完成注冊,屆時兩款質譜檢測系統將搭配完整的臨床解決方案登陸臨床市場。